2021年,萤石网络正式确立“双主业”格局。
随着IoT开放平台、视频开放平台、SaaS助推器、物联专有云四大业务的发布,萤石在云服务领域逐步打好了地基。与智能家居业务一并,成为萤石的“双主业”。
目前,萤石整体的业务板块,可以用1+4+N来概括。1代表云服务,4代表智能家居摄像机、智能入户、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四个产品类目,而N代表生态体系中的其他智能产品。
而“双主业”格局的确立,让萤石的业务层次更为清晰,赛道更为专注。萤石也从智能家居品牌,延伸为了开放式云服务商,在行业里具备了双重身份。
IoT开放平台、视频开放平台、SaaS助推器、物联专有云,是萤石网络构建的全栈开放式物联体系。由这四项业务组成的云服务平台,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价值:一是对内为开发者创造更多便捷,拓展应用创新;二是对外为第三方助力,实现智能化升级与互联互通。
从家庭视频安防品牌,到以安全为基石的智能家居品牌,再到一系列开放云服务的落地,萤石以智能视觉技术为切入口,构筑了起了自己的产业壁垒。一方面萤石的智能家居产品从最初的智能摄像机,拓展为了以安全为主导的全屋智能体系;另一方面萤石的云服务,从最早的视频云平台升级为了智能物联平台,也开始向全面开放的物联网平台方向发力。
所以,如今的“双主业”格局,其实是智能产品和云服务并行前进、相辅相成的结果。对于萤石来说,这一路铺满了荆棘。
首先,智能生态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。回顾2013年,萤石的早期“创业”中,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是一个巨大挑战。从主流的照明、电动和家电企业角度看,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依然是重点,而AI相关的供应链、算法以及平台投入比较薄弱。
其次,萤石所专注的视频技术中,产业链路比较长,且投入巨大。从采集、传输、性能、维护以及全端安全保障等方面,萤石都投入了巨大心血。尤其是全球范围内的合规、隐私与认证问题,是视频厂家普遍面临的非技术性障碍。
最后,核心资源成本高、AI技术碎片化、供应链安全不可控(尤其是芯片、MCU)等,也影响了萤石的发展。这些,都还没有提及产品的营销、推广和渠道的铺设难度。
而反观萤石这几年的表现,不仅克服了上述种种问题,还在构建以安全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态中,进一步挖掘了视频技术的潜在价值,培养起了端和云的双通道盈利能力,把视频做成了一个同时可以靠硬件和软件营利的业务。
目前,萤石云的设备接入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,APP端DAU突破1100万。在10万+开发者的参与下,萤石在全屋智能、内容社区、增值变现和用户服务支持等方面获得了巨大进步。在产业创新方面,萤石的很多动作都可圈可点。
比如上面提到的SaaS助推器业务。围绕人居场景,萤石重点布局养老陪护、儿童教育、宠物陪伴以及运动健康几个板块。而对于更多垂直场景,萤石为开发者提供基础服务组件和一部分智能硬件,开拓更多想象空间。
例如AI跌倒检测组件,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摄像机的配合,本地动态加载算法,为用户提供高识别率的老人跌倒监测。同时,这一组件可以与智能门锁联动,在用户预先授权的情况下,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临时密码开门抢救病人。
再例如后厨监管组建,通过摄像机识别后厨人员行为,自动标注未佩戴口罩、生熟刀具砧板混用等问题,为餐饮行业提供了高效的AI监管。
诸如此类的场景化运营,萤石通过易搭服务向第三方开通。以低代码为前提,辅助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开发基于智能视觉的SaaS服务。
整体来说,萤石的智能进化之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是2013~2016年,萤石以智能摄像机入场,开放视频能力,并建设了高效的O2O运营体系;
第二阶段是2017~2019年,萤石产品品类从智能摄像机拓展到智能锁、智能猫眼、智能面板、传感等,在此阶段迎来了高速增长的设备接入,并推出了分布式云架构;
第三阶段是2020年至今,萤石推出了IoT开放平台,并开放了平台的模块化部署能力,即物联专有云。
从单品摄像机到覆盖数千SKU,从视频平台到全栈式开放物联,萤石在智能视觉赛道已完成从0到1的过程。硬件和软件的同步创新,为萤石的“双主业”格局奠定了基础。未来,萤石的视频事业已经不是单刀直入,而是联合行业共同把智能视觉推向下一个高峰。
作者:小熊猫 编辑:麋鹿
主编:刘布斯 总编:莫文
出品:智哪儿内容中心
版权申明:本文系【智哪儿】原创内容,未经授权,禁止随意转载。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